核医学中心||核医学检查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推荐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版《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乳腺癌早期诊断对于后续治疗手段的选择、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乳腺MRI、PET-CT、骨显像等。
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指南、日本乳腺癌学会(Japanese Breast Cancer Society,JBCS)指南及中国抗癌协会指南,PET-CT检查的适应证如下:
①临床局部晚期、分子分型预后差、有症状可疑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疗前分期(尤其是常规影像检查对是否存在远处转移难以判断或存在争议时)。
②术后患者随访过程中可疑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包括查体或常规影像检查出现异常、肿瘤标志物升高等(对于鉴别复发和放射性纤维化,PET-CT较其他常规影像检查具有优势)。关于PET-CT在乳腺癌骨转10移方面的应用,虽有临床研究提示,其具有与骨显像相似的灵敏度,更高的特异性,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优于骨显像,但目前尚未获得各个指南的常规推荐。
PET-CT检查的相对禁忌证如下:
①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②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对含碘对比剂过敏者不能行增强PET-CT检查。
③病情危重难以配合、不能平卧15分钟、尿便失禁或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
④颅脑转移颅内压增高患者。
根据指南,骨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如下:
(1)浸润性乳腺癌治疗前分期:
①对于临床Ⅰ~ⅡB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有局部骨痛或碱性磷酸酶升高时,可行骨显像检查评估是否有骨转移。
②临床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可行骨显像检查或氟化钠PET-CT检查,评估是否有骨转移(2B类)。
③复发或临床Ⅳ期乳腺癌患者,可行骨显像检查或氟化钠PET-CT检查,评估是否有骨转移。若患者已行的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中明确提示有骨骼转移,且PET及CT的部分均提示有骨骼转移,那么骨显像或氟化钠PET-CT检查可能不再需要。
(2)随访:若患者出现骨痛或碱性磷酸酶升高时,可行骨显像检查评估是否有骨转移;当缺乏临床信号和症状提示复发时,不建议影像学的转移筛查。
联系方式:
电话:0523-86606708、89890208
地址:
泰州市海陵南路399号人民医院南院8号楼一楼核医学科;
泰州市太湖路366号人民医院新院门诊楼一楼核医学科。
整理: 姜一逸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