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手术时候做过快速病理了还要等普通病理的报告吗?”
术中快速病理,也称为术中冰冻。最大的作用是快速判断组织良恶性,并且帮助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快速确定手术范围,告诉主刀医生到底有没有“切干净”。对患者来说,术中快速病理可以免除手术万一“没切干净”的二次手术之苦。
由于术中快速病理是与手术同时进行的,所以病理科在30分钟内要得出检查结果并发出报告给临床手术室。病理科一旦接收到临床手术室的未加固定液的新鲜标本后,病理医生和病理技师即立即开始配合取材,记录。
术中快速病理使用的并非是常规的石蜡,而是OCT包埋剂,一种特制的胶水,经过冷冻机冷冻后,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开始切片了;病理技师会将厚度控制在5-7微米左右,再将薄薄一层的组织吸附到玻璃片上,片子放入固定液中稍加固定后进行染色。
此图为冰冻切片机
从切片到染色完成,整个流程要求病理技师在10-15分钟内就要全部完成。切片制出后由高年资的病理医生立即显微镜下进行阅片,随后发出快速诊断报告,通知临床手术室。
术中快速病理仅仅是一个大致的判断,特点就是快,且癌组织结构,酶活性比较稳定,阳性率较高,但是精准度和完成度还是不及常规病理诊断。例如一些与脂肪交界的肿物需要常规进行脱水浸蜡,一些过硬钙化的结节需要常规进行脱钙处理,一些过软过嫩的组织,快速镜下看片不理想,又或者癌肿过于分散啊,需要后期常规多取材,多观察。所以在病人手术下台后,我们通常会对同一个组织进行二次取材,将做过冰冻的组织及剩余的组织通过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展片,烤片,染色等一系列的流程,留存病人蜡块制出常规HE切片,之后观察符合率,并且诊断医生发出一份常规的病理报告。
此图为常规HE切片
常规最终结果并不是一天两天短暂就能发出的,虽然国内外报道的术中冰冻诊断准确率在97%左右,也有极少数结果是不完全准确的,存在一定几率的假阴性,也就是本来可能是恶性的,被判断出良性或者交界性。故而需要术后大病理包括免疫组化来明确,并且有的甚至还要加做分子病理,且以最后发出的常规报告为准,常规报告更加为具体,细致明确。
常规病理诊断作为疾病的金标准,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意味着病理报告的严谨性和负责性,包括有很多疑难病例,即使是石蜡切片都很难诊断,冰冻切片更是无能为力了。所以做过术中快速的病理依然要等常规报告出来才能使临床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均为原创(手机拍摄)
作者:简蔡芸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