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张杰,唱首“ERCP”
来,张杰,唱首“ERCP”。
听到有人提他的名字,南医大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消化科医生张杰憨憨地笑了。
“我不是张杰,呸,我是张杰,不是歌手张杰,我不会唱歌,但ERCP,我挺熟,我们消化科的医生都很熟!”
原来ERCP不是首歌,而是消化科开展的一种集诊断与治疗的微创内镜技术。
最近,张杰医生短时间"唱响"了2次ERCP。
话从2月3日那天说起,74岁的李大爷上腹有点痛,小便黄黄的,一开始他没重视,仅过了1天。
周六晚上22点,寒战和高热接踵而至,他烧到40℃。
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
又是化验血又是做CT,检查中李大爷病情逐渐加重,神志模糊、血压下降。
“腹痛、发热、黄疸”——典型的“一键三连”,加上后来出现烦躁、休克,这是Reynold五联征呀。
结合检查结果消化科季云主治医师立即明确了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病因是结石卡住胆总管。
病情重,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性命之忧!
鉴于李大爷有冠心病、房颤、心肺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平时服用抗凝药物,还做过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外科手术风险极大。
季云医生立即联系张杰副主任医师,张医生为李大爷查体后,认为此刻最适宜的治疗是“ERCP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先把感染的脏的胆汁引流出来!
等胆汁清亮后或感染完全恢复之后再取石,手术更加安全,恢复的也更快。
在和李大爷的家人沟通后,他被送至消化内镜中心。
麻醉后,张医生用十二指肠镜经口、食管、胃进入十二指肠降部,找见主乳头,选择性插管至胆总管,注入造影剂,看到胆总管内有1枚较大结石,造成胆道梗阻,随后置入鼻胆管,黑色胆汁瞬间通过管子排出体外。
经治疗后,很快李大爷腹痛缓解,体温下来了,神志逐渐恢复。
5天左右,胆道感染控制,凝血功能纠正,可以取石了。
张医生再次用ERCP技术为他取出卡在胆总管的结石,这次叫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石头取出三天,李大爷就康复出院了。
消化内镜中心教研室主任伏亦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院消化科就率先开展了ERCP这项内镜技术。
如今,这是消化内镜中心的常规技术,每年完成300多例。
为了让这项技术造福更多的患者,最近消化内镜中心已对ERCP技术进行了升级,这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改进,升级后的ERCP无需在X射线下进行操作,进而消除了射线对患者的辐射。
什么是ERCP?
ERCP 是一项融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微创内镜技术。
是通过口腔,经食管、胃,用十二指肠镜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开口,经此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在 X 光透视下观察胰管、胆管、胆囊显影并拍片,称之为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
ERCP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已经成为众多胆道胰腺疾病的首选诊断治疗方法,尤其在胆总管结石、胆道狭窄等诊治方面有明显优势。
ERCP技术ERCP及由此衍生相关技术为肝胆胰及上消化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和手段,已经成为胆道及胰腺疾病影像诊断“金标准”。
专家简介:
张杰
医学硕士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消化科ERCP学组组长、超声内镜学组组长
江苏省超声内镜学组委员
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内镜的各项诊治工作
擅长ERCP和超声内镜,以及胃肠镜的诊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