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专业及PI介绍
消化内科专业及PI介绍
一、 科室概况
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成立于1978年,2011年创建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17年获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南通大学硕士培养点。消化科荣获艾力彼2022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地级城市医院消化内科30强,已成为江苏省有影响力,泰州市消化界领头羊的地位。
近3年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项,泰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 项,省市级科研立项6项,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19篇,科技核心论文11篇,中华系列论文2篇。
二、科室人员
消化科现有医生51人,其中博士5人,省医学会委员9人,泰州市医学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护理人员78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27人,护师39人,人才梯队合理,
三、诊疗特色
消化科开展三甲医院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一般技术项目和重点技术项目。
2023年成立了消化重症监护病房(GICU),配备先进的监护、生命支持系统:血液净化机、呼吸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便携式床边超声等。在急性重症胰腺炎、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方面,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液体复苏、气道管理、血液净化、肠内营养、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内镜绿色通道、器官功能支持等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重症疾病的救治成功率,具备完整的胰腺炎救治团队区域医疗中心。
年出院病人数9000余人,GICU年出院人数250余人,年内镜诊疗人次突破60000例,胃肠动力诊治3000余人。内镜下四级及其衍生技术:ESD 600余例,ERCP近400例,EUS 1500余例,同时常规开展ESE、EFTR、ERAT、POEM、ARMS、EUS-FNA/FNB等高级内镜诊疗技术。
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与治疗上建立了规范化的流程,引入了NBI、放大内镜、细胞内镜等先进设备,有效提高了消化道早期癌变的检出率。常规开展内镜下四级手术。针对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的早期病变,能够准确鉴别和及时处理,通过多学科团队会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科室加强AI技术在消化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提升对消化道疾病早期病变诊断准确性。
四、场所设施设备
目前有3个病区,1个GICU、1个内镜中心、1个胃肠动力室,病房设有独立示教室,活动室,GCP受试者接待室及设备资料储存室。有血液净化机1台,呼吸机2台,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5台,OLYMPUS-X1主机5台,OLYMPUS-290主机11台,EUM2000超声内镜1根,260+290胃镜91 根,260+290肠镜55根,治疗镜+放大镜18根,十二指肠镜7根,单气囊小肠镜1根,超声探头5根,内镜AI设备3台。
五、临床试验情况
科室高度重视药物临床试验工作,为院内第一批获得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的科室,多次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国家药物/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化培训,均通过了考试取得GCP证书,积极参加省市及院内组织的GCP培训。
科室内也定期组织学习,团队成员基本掌握GCP主要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及临床试验技术,掌握了本专业药物临床试验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017年至今,消化内科共承接III期药物临床试验项目7项、承接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1项,具有丰富的临床试验经验。
六、PI简介
具备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PI)资质1位:杨斌。
杨斌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
博士研究生
从事消化病临床工作36年
社会任职: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常委
江苏省消化质控中心委员
泰州市消化质控中心主任
泰州市医学会消化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胃肠道肿瘤、复杂胰胆疾病和消化系统急危重症
科研成果:获得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5篇。
临床试验情况:2017年至今,承接III期药物临床试验项目7项、承接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1项。
七、 科主任简介
刘翠霞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科主任
博士研究生
从事消化病临床工作15年
社会任职:
江苏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道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学会门脉高压分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和治疗,消化系统急危重症的诊疗。
科研成果:获得南京医科大学泰州临床医学院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北大核心1篇。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方式:21639396@qq.com、18762339988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