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呵护指南(四) | 活动脚腕和小腿,让血液更容易回到心脏
根据美国艾莫利大学的一项调查,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中,心理因素占45%左右;同时,突然发病后躯体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会产生焦虑、烦躁和自卑的情绪,因此,掌握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人群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他们生存质量、保持最佳身心状态的有效措施。
性格急躁的人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根据不同性格人群的行为特点,医学上一般会把普通人群分为A型、B型和C型3种性格类型,并把这3种类型的分别称为“ABC疾病人格分类”:
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在社会中生活,外界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精神情绪,情绪有反应或波动是正常的,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剧烈的情绪变化会带来风险,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有意识地避免情绪波动过于激烈,在受到情绪干扰或刺激时尽快平复心情,缩短外界刺激对精神情绪影响的时间,保持心平气和。
情绪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精神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忧郁等因素都会通过大脑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分泌一些物质,比如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会引起心跳加快、脸色苍白、血压升高。
精神因素与冠心病:
情绪激动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不仅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加重,而且使有病变的冠状动脉管腔进一步狭窄;严重者可促发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闭塞而诱发心肌梗死。
情绪与心律失常:
情绪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轻者可以发生早搏,重者可引起室颤,暴怒甚至可致猝死。
情绪与应激性心肌病:
大部分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原本无心脏病,在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发病后,症状和心电图表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心脏收缩功能低下,但心功能常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